在阳原县九马坊村盐碱地示范种植的“张杂谷”21号
张北甜菜耐盐碱品种技术示范
“张杂谷”21号在阳原县九马坊村盐碱地示范种植,亩产量达到221.6公斤……记者从市农业科学院获悉,从去年起,我市农业科技人员筛选出藜麦、燕麦等52个耐盐碱耕地植物新品种,全市53.18万亩盐碱耕地全部种植上耐盐碱作物,有效推进了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。
在我市53.18万亩盐碱耕地中,坝上地区占87.08%,主要分布在湖淖区域;坝下地区占11.92%,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。在全部盐碱耕地中,盐碱轻度占71.70%;中度占21.40%;重度占6.9%。经多点盐碱地土壤取样测定,我市盐碱耕地存在地力低、土壤养分低特点。市农业科学院从耐盐碱资源、盐碱地适生品种评价筛选、耐盐碱新品种选育、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等七个方面着手,通过“以种适地”同“以地适种”相结合,推进我市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。去年,分别在张北县和阳原县建立坝上、坝下不同生态类型区盐碱地资源圃,试验种植各类植物品种100余份,开展耐盐碱栽培试验等,筛选出向日葵、甜菜、谷子、豆类、藜麦、燕麦等耐盐碱品种52个。初步确定了坝上轻度盐碱地适宜种植向日葵、甜菜、苜蓿、燕麦、藜麦等作物;中度盐碱地可种植向日葵、甜菜等;坝下轻度盐碱地适宜种植的作物有向日葵、高粱、绿豆、苜蓿和中药材等;中度盐碱地可种植向日葵、高粱等,部分中药材可适应中度到重度的盐碱地。
市农业科学院还对连年来筛选的耐盐碱品种开展了盐碱地示范种植,重点示范了向日葵、甜菜、谷子、绿豆等作物耐盐碱品种。在盐碱地综合利用中,增施有机肥、氮磷肥、微生物菌肥、土壤改良剂等有效的栽培技术对提高地力、促进作物生长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。(记者 魏民 通讯员 奚玉银 贾莉)
1.本网(张家口新闻网)稿件下“稿件来源”项标注为“张家口新闻网”、“张家口日报”、“张家口晚报”的,根据协议,其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,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“稿件来源:张家口新闻网”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2.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。联系电话:0313-2051987。